≡Neottia sinensis Pers. Syn. Pl. 2:511. 1807.
植株高10-30cm。根2-6条,直径2-3mm,肉质,簇生于茎基部。茎较短,近基部生2-5枚叶。叶片宽条形或宽条状披针形,极罕为狭长圆形,直立伸展,长4-21cm,宽0. 4-1. 3cm,基部收狭为柄状的抱茎的鞘,先端急尖或渐尖,上部被腺状柔毛至无毛。总状花序直立,长10-25cm,无毛;花序轴长4-10cm,其上着生多数呈紧密螺旋状排列的花;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下部的长于子房,先端长渐尖;花梗连子房长4-6mm;花小,紫红色或粉红色,罕见白色;萼片的下部靠合,无毛,中萼片狭长圆形,舟状,长3-5mm,宽1-2mm,先端稍尖,与花瓣靠合呈兜状,侧萼片偏斜,披针形,长4-6mm,宽2-3mm,先端稍尖;花瓣斜菱状长圆形,先端钝,与中萼片等长但较薄;唇瓣宽长圆形,凹陷,长3-5mm,宽2-3mm,先端钝,前半部上面具长硬毛,边缘具强烈皱波状的啮齿,基部凹陷呈浅囊状,囊内具2枚胼胝体;子房被腺毛,柱头2。花期:花期:4-8月。。
产地:七娘山、南澳 (张寿洲等0244) 、排牙山 (张寿洲等0707) 、马峦山、三洲田、梧桐山、仙湖植物园 (赖丽梅3437) 。生于山坡林下、灌丛中、草地或河滩沼泽草甸中,海拔50-300m。
分布:全国各地。俄罗斯 (西伯利亚) 、蒙古、朝鲜半岛、日本、阿富汗、克什米尔地区、不丹、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。